一、专业简介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(微专业)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理和相关技能,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及方法。以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理念,构建综合化、特色化和活态化的非遗学科人才培养模式。围绕“非遗+技艺”、“非遗+数字”、“非遗+文创”等多种形式探索学科互融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。顺应社会需求调整学科建构,使培养出的学生可以满足时代和社会所需,更好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。
二、招生对象及学制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微专业招收在校全日制大一、大二本科生,学有余力,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,有一定的研究兴趣。标准学制为1学年,微专业弹性学习时间截止大四学年结束。
三、授课地点
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
四、计划招生人数
35人
五、收费标准
序号 | 微专业名称 | 学院 | 总学分 | 学分标准 | 参考专业 |
1 |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| 艺术学院 | 17 | 285元/学分 |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|
学生应在学校审批完微专业学生名单后,秋季学期开始之前,一次性缴纳一学年学费。
六、招生录取程序
1.报名方式:6月15日前,符合招生条件的同学填写《广西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(微专业)报名表》(附件2)提交至思源湖校区艺馨楼二楼207办公室;
2.公示资格名单:经院系审核符合条件者将在学院官网公示三天,无异议后上报教务处学籍科。本专业仅在思源湖校区开班,报名人数少于20人不开班。
3.录取工作:6月30日前教务处学籍科完成微专业学生名单上报学校审批,通过后在教务系统进行单独编班。
七、培养工作
1.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(微专业)培养方案详见附件1;
2.学院统一排课,微专业课程原则安排在周末授课,标准学制1年。
3.微专业课程授课、考试、成绩录入等各项教学工作与普通全日制专业相同,同一标准,同一操作。
4.学生考试不通过,按照学校管理重修下一级微专业相同课程。如果该微专业不再开设,学院选择相同或相近课程进行替代。替代课程不能作为全日制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认定。
5.学生要认真对待,报名录取结束后,原则上不受理无故退出行为。学生确因学业、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学习的,要向学院提出申请,学院要及时行文上报,学校批准后学生方可退出。已经缴纳学费,且已经完成课程学习三分之一以上,该门学费不予退还。
6.完成课程培养后,学校统一组织结业审核,学校审核通过,发放广西民族大学微专业课程结业证明。
八、咨询电话
联系人:李老师 电话:0771-3267117
附件:1.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微专业课程安排表
2.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微专业报名表
附件1: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微专业课程安排表
课程性质 | 课程名称 | 学
分 | 学时分配 | 开课时间 | 考试 | 开 课 单 位
|
总 学 时 | 其 中 | 开课学期 | 周 学 时 |
实验 | 上机 | 课程实践 | 其它 |
专 业 课 程 | An Introduction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| 2 | 32 |
|
| 8 | 24 | 三 | 4 | 考试 | 艺术学院 |
Traditional Metal Art | 3 | 48 |
|
| 40 | 8 | 三 | 4 | 考查 | 艺术学院 |
Traditional Ceramic Techniques | 3 | 48 |
|
| 40 | 8 | 四 | 4 | 考查 | 艺术学院 |
Traditional Dyeing And Weaving Techniques | 3 | 48 |
|
| 40 | 8 | 五 | 4 | 考查 | 艺术学院 |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mage Acquisition And Production | 3 | 48 |
|
| 40 | 8 | 五 | 4 | 考查 | 艺术学院 |
Reg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Design | 3 | 48 |
|
| 40 | 8 | 六 | 4 | 考查 | 艺术学院 |
小计 | 17 | 272 |
|
| 208 | 64 |
|
|
|
|
附件2: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(微专业)报名表
姓 名 |
| 性 别 |
| 证件照 |
所在学院 |
| 出生年月 |
|
专业班级 |
| 联系电话 |
|
身份证号 |
| 学 号 |
|
申报该专业理由 |
|
微专业负责人意见 |
|
学院意见 |
|
备 注 |
|